《十六国春秋》是记载十六国(304~439)历史的纪传体史书,作者是北魏的崔鸿。
崔鸿,东清河县(今山东平原西南)人,年轻时就有志于修史。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匈奴刘渊、羯石勒、氐苻坚等建立的政权,历史上总称为十六国,这些政权各有自己的史书,但是体例不一,记述差距也较大。所以,崔鸿根据旧的记载,加以综合汇编,写成一百卷,此外还有序例一卷,年表一卷。
《十六国春秋》历史地位很高,后来的魏收编写《魏书》,唐朝时编修《晋书》,都将此书作为重要参考资料。不过到北宋时已经残缺得只剩二十多卷。司马光编修《资治通鉴》时曾引用过,但已非全貌。
崔鸿(478—525),字彦鸾,齐州清河(今山东临清市东)人,北魏著名史学家。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(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)、东清河鄃(今山东德州夏津县)和南平原贝丘(今山东德州平原县恩城)。崔灵延之孙,崔敬友之子,鸿出身于书香世家。鸿“少好读书,博综经史”(《北史》本传,下引同)仕魏,历官尚书兵部郎中,司徒长史,孝明帝时诏以本官缉修国史。孝昌初年(525年),拜给事黄门侍郎,寻加散骑常侍、齐州大中正。卒赠镇东将军,度支尚书、青州刺史。
十六国春秋.后魏.崔鸿撰.明万历37年刊本
十六国春秋.后魏.崔鸿撰.明万历37年刊本
提取码:OTA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