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万寿盛典初集》共40册120卷,是为了庆祝康熙皇帝60寿辰而作,由山水画家兼朝臣王原祁等人纂编。其中共含版画241帧(卷40含91帧,卷41含80帧,卷42含70帧)由著名刻工朱圭刻成。参与汇编的王原祁与著名人物画画家冷枚密切合作。此为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内府刻本。
卷前有康熙五十六年马齐等进书表,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正月至五十四年(1715年)四月王原祁等修书、刻书奏折13篇,王琰等39位纂修官职名,王原祁纂修恭纪,赵之垣校刊恭纪以及凡例、目录等。
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三月十八日为圣祖玄烨六旬正诞,天下臣民赴京庆祝者以亿万计。时逢圣祖巡幸过霸州水围,臣民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辇道所经数十里内结彩张灯,杂陈百戏,迎驾登殿受朝贺。因天子万年庆祝场面的隆重古所未有,大臣奏请将其绘为长图进呈御览。
《万寿盛典图》初由宋骏业绘成,但宋氏所勾之图只有城外一半,自西直门至景山一路并未勾出,粗定稿本中亦有长短疏密参差之处,遂由王原祁率同冷枚等就未完之稿细加斟酌,将城中各处勾画完全。自古有图必有史,二者相为表里,所以大臣又恭请纂修《万寿盛典》,以昭示遐迩、垂之永久。次年正月开始编纂,随编,随进呈,随刊刻,历时2年。书中所记系根据各衙门档案章奏等史料仿纪事本末体式。“凡宸章之璀璨,圣德之高深,恩赉之广大,典礼之详明,歌颂之洋溢”,皆一一胪列其中。在记述庆典活动的同时,对圣祖的仁德备加颂扬。
《万寿盛典图》由著名刻工朱圭刻成版画,总长度近50米,为版画中罕见的巨构,置于“庆祝”部分之首,即第41、42两卷。此三卷共含版画241帧(卷40含91帧,卷41含80帧,卷42含70帧)。其稿本初由宋骏业所创,继由王原祁、冷枚等重加修润完成,著名刻工朱圭将其全部刻成版画,刻印甚为精丽。全画幅甚为宏伟,构图严谨,人物密致,景物繁复,详尽描述了从神武门至畅春园遐迩臣庶迎銮呼祝的盛大场面,写尽“大清”统治之下天下升平康乐的情景。
近观图中的场景及人物表情、身姿、衣饰,所有细部的绘刻均精丽、细腻、到位。辇路经行之处:“莫不衢歌巷舞,击壤呼嵩。时京师九门内外张彩燃灯,建立锦坊彩亭,层楼宝榭,云霞魂丽,金碧焜煌,万状千名,莫能殚述。百官黎庶、各省耆民,捧觞候驾,填街溢巷。琳宇珠容,钟鼓迭喧,火树银花,笙歌瓦起,祝嘏之盛,旷古未有……。”闾阎殷阜之象,童叟欢跃之忱,万姓擎花献果之诚,遮辇迎銮之盛,“恍若目接而身临之”。作品意在粉饰太平,歌功颂德,但对考察清代庆典活动和市民风情则是难得的图像资料。(介绍参考:万寿盛典初集)
康熙,清代年号(1662年-1722年)。在位帝王为:爱新觉罗·玄烨(满语发音Hiowan Yei)(1654年5月4日-1722年12月20日)。康熙亲政后,在他的努力下,迎来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次盛世—康乾盛世。从此,大清王朝开始走上繁荣。
王原祁(1642年-1715年)〔清〕字茂京,号麓台、石师道人,江苏太仓人,王时敏孙。康熙九年(1670年)进士,官至户部侍郎,人称王司农。以画供奉内廷,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、宋骏业等编《佩文斋书画谱》,五十六年主持绘《万寿盛典图》为康熙帝祝寿。擅画山水,继承家法,学元四家,以黄公望为宗,喜用干笔焦墨,层层皴擦,用笔沉着,自称笔端有金刚杵。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,自出心裁,不受古法拘束,熟不甜,生不涩,淡而厚,实而清,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。
此书其中的木刻绘画长卷,该长卷由第41卷的73块木刻,以及第42卷中的75块木刻组成,整幅木刻绘画以首尾相连之卷轴形式呈现。卷轴长约50米,描绘了康熙生日大典之际,庆典队伍从北京西北的畅春园行至紫禁城(距离约为10公里)的浩大场景。此画最初由画家兼高级朝臣宋骏业 设计,描绘了庆典过程中约50处庆典场景,后王原祁被皇帝指派监督画作的完成。
注:此本框23.1 x 16.7公,9行19字,白口,四周双边,单黑鱼尾,版心上镌书名。钤印 “嫏嬛妙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