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五《地理龙穴全书》上中下册PDF电子书下载。
自 序
清.叶九升《地理大成.山法全书》序曰: “地理之学有二.一日地利,一日地脉;地利者,审山川之险易,设关梁以立国,察道里之迂宜远近, 以出入而行师,度乃地之高卑以疏凿而灌溉。若地脉之学则相其阴阳、观其流泉,大而建都立邦,小而卜宅营葬, 以召吉迎祥也。是推历、地利二者皆所以厚民生,而步象、地脉二者则所以趋吉避凶也。”盖言堪舆之于国家社稷,关系、利用之重大也。朱文公日: “通天地人日儒,地理之学虽一艺,然,上以尽送终之孝,下以为启后之谋,其为事亦重矣!亲之生身体发肤, 皆当保忧,况亲之没也,奉亲之体,厝诸地,固乃付之庸师俗巫,使父母体魄不得其安,则孝安在哉?故古贤垂训,一其宅兆而安厝之, 卜之而求安,圣人之意深远如此,而为人子者, 目不阅地理之书、心不念父母之体,苟然窀穸,则与委而弃诸沟壑者何以异?故为人子者, 医药地理之书不可不知也。”夫, 医药者,养其生,地理者,善其终,是二者乃养生送死,孝亲之大者也。百善孝为先,故古之圣贤于治经研理之暇,亦谆谆于此焉。[ 中国地学溯自三代、秦、汉、两晋, 山河两戒,列宿分I张,九星变化,五吉钟灵;历历可见,应如桴鼓;其说有二:1曰峦头,论山川形势以察生气,乃地学之体; 日理气,言元运I方位以着应验,乃地学之用;体用兼得,效验如神。理气分三元、三合、纳甲,流派竞出,传诀者不传书、传书者不传诀,故世谓“理气无真书”。峦头之书,汉魏以降,传世者多如过江之鲫,优劣杂陈;世谓“峦头无伪书”,然, 山川之形象因可亟目力之巧以望之,人人能及, 山川之性情则斋赖慧心以会之,非人人能迨。故传世峦头书籍亦自有蓬麻菁芜之别。
叶九升日: “一部地理书在案头,人观之, 皆以为地理书也,不知内中之书有三种:一种是地仙做者;一种是文儒做者; 一种是俗巫做者。俗巫之书,鄙俚浅陋, 内多祸福之句——此人一见而知其庸下者也。地仙之书,从阅历得, 自有实见,心有其悟, 了明山川之真情性、结作之真关窍——其语句皆从真知灼见中流出,写山水难写之情性、描峦头难描之形态者。以此未免文辞深奥而难解。义理高妙而不近情,读之难得其味,极能令人生厌,若发愤去读,数页之后,呵欠频频来矣!文儒之书,从想当然得,想得天地大理当是如此——龙必是中抽、穴必是包藏、土必是五色、穴必是环抱、水必是弯弓、朝对必是端庄:如此者为真龙、真穴。于是,明窗下伸手疾书,其理条贯、其言明畅,句句合读者之心,且无难解之辞、深晦之义,令人读之不肯去手;顾妙则妙矣!但用此入山步龙、寻龙点穴,则山川如此,与彼议论,毫不相像,一无可用也;若欲人前显学识高,坐于大堂广厦之下,高谈堪舆,侃侃议论,则此书甚宜,不必更读难读之书,若真欲入山寻龙点穴,认真去做,则此种书当置之高阁。请去读无味易厌之书.然后始得真见地、真眼目也。”
俗语云: “明师山上成。”习地理,除慎重选读优良峦头、理气书籍之外,尤须临场考验——实际接触户外山水、求证宅、墓兴败原因。历练越多,越能心领神会,乃得内无惑思、外无掣疑。蒋云庵“地理正宗.六部小叙’’云: “地理之学必须见、闻两到;悉书义而不登山水则眼界不明,登山水而不悉书义则心无张本,书义融化、 山水会通,龙之变态,过目洞然。”
堪舆学范畴若大海浩瀚无涯,吾人之生命短促, 以有涯之±命追求无涯之学术,直如梦魇,必有捷径,始得以致之。
理气方面,笔者已著《玄空星相地理学》、 《玄空地理丛摹》第一辑.第二辑、 《地理实用集》、 《玄空地理逸篇新解》宰书出版,尚有《玄空地理经典新解》、 《玄空地理秘中秘》、《三元九运玄空地理考验注解》、 《现代罗经其诠》、 《地理明师授徒诀窍评注》、 《玄空地理丛谭》
第三辑等书将陆续推出。
峦头之书,古人著作,众矣!美矣!清.袁守定《地理啖蔗录.凡例》日: “堪舆家书,汗牛充栋,现传如顾陵冈《天帆会元》、余象斗《统一全书》、李国木《地理大全》、叶九升£地理大成》皆大集也,各集古传书数十种,大约大同小异,甲缺则乙收耳。顾陵冈割裂而无统纪,或者讥为杂货铺固宜;余象斗《统一》之编,惟首卷文从字顺,疑有假借,其他一墨一渖.至不可响迩,且越割越略,去陵冈益远。李国木收古书太少,其所自著一本《人子须知》,令人有挈箧之叹。惟近时叶九升先揭纲领,次列诸家,遗者拾之,疑者注之,于平阳尤有功焉;录中熔铸四大集及他所见之书又数十种,如一屋散钱以一婚贯之,略无胜逸;惟平洋三局未及分析,肆力有遗憾云。”
叶九升《地理大成》裒集古人著作,龙穴砂水依次序列,各部种种,法无不备,起于龙法之星辰,终于造坟之作用,首系释名、入门,末附星砂、奇验,一贯到底,绝无重复,组织严密,系统分明;诚地理大集中之佼佼者,亦初习峦头者之最佳研读范本,故笔者以《山法全书》为基本架构,爰徐试可编纂《天机会元》之例: “纯驳相参则为之僭评数语,俾览者不惑于是非,外此,若迷谬悖理之甚,为世滋害者,扫删不载。纵日或去、或取,未必人之赏识皆同体。总之,协于正者,虽众薄,而必录:谬于理者,虽众好,弗收。庶成信于昔,而删正于今。”复参阅百本峦头古笈,摘录精华,补《山法全书》之阙漏, 以师授与历练所得笺注翼解奥义微旨。 古笈之优点在于内容袤美精辟,文辞富丽典雅;缺点在于行文不分段落、无标点,多冷僻、梓误之字眼,附图或模糊不清、或传绘讹误;皆为现代研习之障碍。笔者引用之古代资料均一一重予断句、标点、订正、修绘,版面编排合乎视觉设计之原则,顾及美观暨阅读之简洁通顺,破除读者之学习障碍。
书名《全书》——当然是为临场应用而撰。著作之初,原拟精简叙述,讵料撰写之中,知者无不尽言、好者无不尽收,恐有赤水遗珠之憾,不忍割舍,全书撰毕,竟成巨帙,而犹有欠赅之叹焉。虽脱精简之原意,但可充作教学、研究之用而不失“实务”之本旨,亦未尝不是一“得”也,识者明鉴!
部分截图
418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