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李卓吾先生批点西厢记真本》是晚明诸多以李卓吾评点为号召的《西厢记》(元代戏曲家王实甫著)刊本之一。此书分为上下卷,书中除了〈双文小像〉之外,共有挂陈洪绶、曾鲸等人之名的插图二十幅,由项南洲刻板。此为明崇祯13年(1640)刊本。
《西厢记》是元代杂剧杰作。王实甫依据唐人元稹《西厢会真记》传奇小说所描写的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创作。《西厢记》版本之多,为中国古典戏曲之最。一部《西厢记》对中国文学史,戏剧史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影响。明清时期,王实甫《西厢记》有诸多刊本流行,据郑振铎先生撰文列出《西厢记》版本二十六种;傅惜华《元代杂剧全目》收錄其版本目錄有明刊本四十一种,清刊本三十八种,近代校辑本六种,另有曲谱八种,日文译本五种等。
《李卓吾先生批点西厢记真本》是晚明诸多以李卓吾评点为号召的西厢记刊本之一。因为在书前有西陵天章阁醉香主人写於崇祯十三年(1640)的序文而定年。书中除了〈双文小像〉之外,共有挂陈洪绶、曾鲸等人之名的插图二十幅,由项南洲刻板。插图采双面合页,并非依各出内容叙事作图,而是以十幅美人图,与十幅花鸟图交错出现,在晚明诸本中体制特殊。插绘的十幅美人图,分别呈现单一女子倦睡、倚楼、园中散步、拈花、调鹦鹉等种种样态,图十一女子在园中倚石托腮、正欲振笔书写的场景也是其一。图中题字「一个笔下写幽情」出自第九出中 红娘对莺莺的描述,当时她正拿著莺莺手书,去探望被老夫人婉拒婚事而积郁成疾的张生。插图内容显然是回溯莺莺构思文字的片刻,但因为缺乏叙事性细节,也可以视为普遍性的闺秀活动描绘,但仍与文本保持文句自身的对应。从书中所附的「书十美图後」跋文看来,出版者确实有意以美人图为号召,这当然与市场的喜好有关。值得注意的是,十幅美人图描绘的是女性在闺阁之内的诸种活动与情态,大部分皆是只宜女性从事者,唯有书写不然。较诸阅读,它更具主体性,在女性识字率不高的年代,原属男子的专利,但在此似乎已成为闺秀的常见活动,或是男性品评女子的方式之一。(介绍参考)
李贽(1527~1602),回族。福建泉州人。明代官员、思想家、文学家,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。初姓林,名载贽,后改姓李,名贽,字宏甫,号卓吾,别号温陵居士、百泉居士等。嘉靖三十一年举人,应会试。历共城教谕、国子监博士,万历中为姚安知府。旋弃官,寄寓黄安、湖北麻城芝佛院[。在麻城讲学时,从者数千人,中杂妇女,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,被诬,下狱,自刎死。
王实甫(生卒年不详),名德信,河北省保定市定兴(今定兴县)人,元代著名戏曲作家,生平事迹亦不详。著有杂剧十四种,现存《西厢记》、《丽春堂》、《破窑记》三种。
《会真记》(又名《鸳鸯记》),作者为唐人元稹(779-831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河内(今河南洛阳)人。《会真记》叙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,文笔优美,刻画细致,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。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。
注:此书内页图片宽度为3200像素。框21×14.1厘米,9行,行20字,单栏版心白口,单白鱼尾,上方记「西廂記」。收藏印记:「國立中央圖/書館收藏」朱文長方印、「王氏二十八宿研/齋祕笈之印」朱文長方印、「恭/綽」朱文方印、「遐庵/經眼」白文方印、「玉父」白文長方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