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区:重庆市綦江区地方志
书名:光绪四川綦江续志
卷数:四卷
作者:清戴纶喆纂修
版本:民国二十七年刻本
格式:原书原貌彩色高清PDF电子影印版
大小:56.14 MB
页数:223双页
重庆市綦江区地方志,【光绪】《四川綦江续志》(四卷)清戴纶喆纂修PDF高清电子版影印本下载。戴纶喆,原名先喆,字吉双,綦江县人,光绪二年(1876)举人,官四川邛州(今邛崃县)训导。此志始修于光绪十八年(1892),时任知县赵履瀛(字默斋,安徽径县举人)主修,初请本县瀛山书院山长吴泽棠(字子春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举人,官四川井研、彭水等县训导)出来总其事。继之,吴泽棠又推举本县杨材选(咸丰元年(1851)举人)。不到一月,因杨材选生病,方延请戴伦喆总领此事。在道光旧志各门类之后分别续编,至光绪十九年(1893)书成,却以事未及付梓,一搁十余年。及至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戴伦喆自邓州任所归家,见此《四川綦江续志》尚来刊刻,便把稿子收回,藏于家中。后来,宣统二年(1910)来任知县的陕西渭南县举人顾仕麟向戴氏借阅,亦未能付梓。一直到了民国三年(1914),戴伦喆家居无事,方又重理旧稿,再事辑订,增续到宣统三年(1911)事。又过了二年,及至民国二十四年(1935),尝官贵州都江县(今溶江县西)县长的本县人陈京慵等人才把它最后付之刊刻印行。从举事到刊印,竟历时四十余年。续志编印经过,据县人陈京慵序述:「旧有县志,创自鄕贤罗春堂先生,续纪补修,屡有增辑。最后鄕先达戴公子仁,重为编纂,书成十余年未付梓。此《四川綦江续志》分二十三门附八门,约8万余宇,目录分为卷一付梓弁言、原序、补序、付梓凡例、舆图、沿革诸考、城池(附场市)、山川、綦江水道考、寨堡、津梁、寺观、邱墓、古迹;卷二盐茶(附积谷)、物产、学校、三费(附押保所、书差规费)、兵事(附军需、驿站)、祥异;卷三官师表、选举表、筮仕表、政绩、人物上列传(附侨寓):卷四人物下列女、艺文、杂记、补遗。记事主要起自同治而迄宣统三年(1911),对于旧志中失载的史料,作了少量补遗。较具价值者在兵事门,记述光绪年间义和团运动在川黔边境的活动情况,足证当时“保国灭夷”之运动已遍及全国各地。
该《四川綦江续志》今存民国四年(1915)刻本科民国二十七年(1938)陈京慵集资重刻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