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理学经典书籍:三命通会十二卷全 380页Word版+PDF版下载。
简介
原造化之始
《老子》曰:“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;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”。列御寇曰:“有形生于无形。天地之初有太易、有太初、有太始、有太素。太易者,未见炁。太初者,炁之始。太始者,形之始。太素者,质之始。炁与形,质合而未离,曰浑沦。”《历纪》云:“未有天地之时,混沌如鸡子,溟滓始芽,鸿蒙滋萌。”《律历志》云:“太极元炁,函三为一。”《易》曰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。”《易疏》云:“太极,谓天地未分之前,元炁混而为一。”《蒙泉子》曰:“太初者,理之始也。太虚者,炁之始也。太素者,象之始也。太乙者,数之始也。太极者,兼理炁,象数之始也。由数论言之,可见浑沦未判之先,只一炁混合,杳冥昏昧,而理未尝不在其中,与道为一,是谓太极。”
庄子以道在太极之先,所谓太极,乃是指天、地、人三者,炁形已具而未判者之名。而“道”,又别是一悬空底物,在太极之先。不知道即太极,太极即道。以其理之通行者言,则曰道。以其理之极至者言,则曰太极。又何尝有二邪?向非周子启其秘,朱子阐而明之,孰知太极之为理,而与炁自不相离也哉?
所谓太极者,乃阴阳动静之本。体不离于形炁,而实无声臭。不穷于变化,而实有准则。故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,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仪者,物也。凡物未始无对,而亦未尝独立。天以生覆而依乎地,地以形载而附乎天。有理斯有炁,阴阳之谓也。有炁斯有形,天地之谓也。天地不生于天地,而生于阴阳,阴阳不生于阴阳,而生于动静。动静不生于动静,而生于太极。盖太极者,本然之妙也。动静者,所乘之机也。阴阳者,所生之本也。太极,形而上,道也。阴阳,形而下,器也。动静无端,阴阳无始,此造化所由立焉。
柏斋何子曰:天,阳之动者也,果何时动极而静乎?地,阴之静者也,果何时静极而动乎?天不能生地,水不能生火,无智愚皆知之。乃谓阴阳相生,不亦误乎!盖天地水火,虽浑然不可离,实灿然不可乱,故阴之与阳,谓之相依则可,谓之相生则不可,谓之互藏其宅则可,谓之互藏相生则不可,此言的有见也。
夫天地未立,道本天地;天地既立,则太极之理,散在万事。由是而五行生焉。五行一阴阳,五殊二实,无余欠也。阴阳一太极,精粗本末,无彼此也。五行,质具于地而炁行于天,以质而语,其生之序,则曰水火木金土,而火木阳也,水金阴也。以炁而语某行之序,则曰木火土金水,而木火阳也,水金阴也,又统而言之,则炁阳而质阴也。又错而言之,则动阳而静阴也。盖五行之变,至不可穷,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,其所以为阴阳者,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。
部分截图
23663.html